中共各级“一把手”为何被称为“书记”?
为什么网上会传天安门广场国旗只升至28.3米?
自1991年起,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便一直升至30米的高度。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,升挂国旗也被赋予了深刻内涵。天安门广场素来被誉为祖国“心脏”,其国旗升降仪式更是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规定。 [更多]
毛泽东为什么对一根普通竹拐杖视若珍宝?
众所周知,毛泽东登山,哪怕山陡路远也绝不肯坐轿乘竿,宁可自己拄着拐杖徒步而上。他用过许多拐杖,尤其喜爱其中的一根竹拐杖,为什么呢? [更多]
建党日为何定在7月1日?
1921年7月23日,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,宣告诞生。问题来了,既然中共诞生于7月23日,为什么党的生日却定在7月1日呢? [更多]
红色文物背后的南昌起义:点滴记忆再现风云岁月
1927年8月1日,随着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,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就此拉开。 [更多]
文史专家:中国第一份抗日宣言凸显中共心系国家民族安危
沈阳文物古迹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龚祖说,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,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时间发出抗日宣言,旗帜鲜明地举起抗日大旗。 [更多]
探访红军入川第一城
记者探访红军入川第一城——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,回溯川陕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历史,感受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的长久传承。 [更多]
秋收起义爆发地文旅产业成就红色“亿元乡镇”
走进位于文家市镇文华山北麓的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,一座巨大的“光辉起点”雕塑引人注目,其主体是一面名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旗帜。 [更多]
数说“十三五”时期卫生健康领域改革发展成效
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2015年的76.34岁提高到2019年的77.3岁。出生人口性别比由2015年的113.5降低到2019年的110.14。 [更多]
新疆农业迈向机械化 现代“棉客”升级换代
新疆是中国棉花主产区,每到棉花采摘季节,都需要大量的“拾花工”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新疆持续推进粮棉生产全程机械化,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效益。 [更多]
一组海报速览“十三五”时期农业农村发展主要成就
2019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.6万元,提前一年比2010年翻一番,增速连续10年高于城镇居民。 [更多]
西部小城治沙记:从“谈沙色变”到“点沙成金”
曾经的宁夏中卫市饱受风沙之害,居民“谈沙色变”;而如今,中卫已逃离“沙龙”束缚,实现治沙与收益同步。 [更多]
跟随卫星,了解红色地标里的党史故事
红色地标是百年党史最鲜明的历史见证,跟随卫星视角带你了解红色地标里的党史故事。 [更多]
在“红色中华第一书”中感受“真理的味道”
目前,首版红色封面的《共产党宣言》在全国仅发现12本,上海存有5本。一红一蓝两个版本,均是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珍藏的国家一级文物。 [更多]
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找准初心使命
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在党史学习教育中,重温共产党人走过的足迹,找准动力之源,找准初心使命,找准信念目标。 [更多]
党史专家:八七会议彰显的力量仍具现实意义
一天的会议,总结了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教训,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,成为由大革命失败后向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标志。 [更多]
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
经过8年持续奋斗,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,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。
回望来路 砥砺初心
革命圣地照亮神州
传承红色根脉 守护精神家园
年味里的幸福,看看宁夏脱贫“第一年”
在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西海固,脱贫后,西吉民众迎来脱贫后首个春节。 [更多]
旧时烧炭今依光电:吉林炭窑村靠产业摘“穷帽”
吉林省白城市有一个炭窑村。从名字可以推断出,历史上这个村曾因烧炭闻名,前后山上两座废弃的旧窑址即是佐证,也“诉说着”村子这些年发生着的变化。 [更多]
河北平山西柏坡:脱贫村里年味十足
近年来北庄村加快脱贫攻坚步伐,项目、资金等资源不断汇入。2018年,北庄村整体脱贫出列。 [更多]
中国北疆土默川平原探索“政企村”三方共建
截至目前,当地已通过“三方共建”举办过多次联合主题党日活动、观摩学习,党员干部结交农民和企业朋友200余人,协调捐物价值10万余元。 [更多]